DRIs第八版與舊版之比較
一、背景:透過 102-105 年間完成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s) 所觀察到國人之營養問題,為考量國人營養需求現況及參考國際飲食指標趨勢,因而自 104 年至 106 年間陸續研議增修訂DRIs之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纖維)、鈣、碘、維生素 D 之章節文本內容等,並於108年針對 104-106 年增修訂之 DRIs 內容(碳水化合物、鈣、碘 及維生素 D)召開說明會與各界進行溝通,以使營養、食品、醫療照護等相關專業領域專業人員、食品與營養品製造業能對 DRIs 增修訂理由,及其背後所呈現的國人營養問題有所了解,俾利其參考並適當運用。
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各項名詞說明及對照表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說明 |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 包含 EAR 、RDA、AI、UL 及 AMDR |
平均需要量 |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 估計平均需要量值為滿足健康人群中半數的人所需要的營養素量 |
建議攝取量
|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 | 建議攝取量值是可滿足 97-98%的 健康人群每天所需要的營養素量 RDA=EAR+2SD |
足夠攝取量
| Adequate Intakes (AI)
| 當數據不足無法定出平均需要量(EAR)時,因而無法求出建議攝取量(RDA)時, 則以能滿足健康人群中每一個人為原則,以實驗或觀察(流行病學)之 數據估算出的攝取量稱之為足夠攝取量。 |
上限攝取量
|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
| 1 對於絕大多數人不會引發危害風 險的營養素攝取最高限量 NOAEL or LOAEL/不確定因子 2 指營養素或食物成分的每日最大攝取量,此量即使長期攝取, 對健康族群中絕大多數人都不致引發危害風險,對最敏感者的危害 風險也極低;逾越此上限則不良效應的機率增大。 |
巨量營養素可 接受範圍
| 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s (AMDR) | 係指三大熱量營養素碳水化合 物、脂質及蛋白質等適宜的熱量攝取分配範圍,除可符合熱量營養 素需求外,亦可確保微量營養素需求的滿足,更有利於慢性疾病的 預防與發生率的降低。 |
三、更新特別之處
A. 碳水化合物有其在飲食中的必需性與重要性,其在飲食中應與蛋白質、脂質有適宜的熱量提供比例分配。本版修訂新增碳水化合物之 EAR 與 RDA,並納入巨量營養素可接受範圍 (AMDR)概念,制定碳水化合物適宜攝取之範圍。
B. 一併新增各年齡膳食纖維的足夠攝取量
C. 碘建議量係依據國人攝取與綜合最新國內調查結果進行調整
D. 在鈣的建議攝取量部分,新增一歲以下嬰兒之上限攝取量建議,以達保護之目的。
四、與舊版相比,修訂哪些營養素建議量有改變?為什麼?
碘 | 隨著近年國人碘營養狀況之資料逐漸充實,將實證應用於碘參 考攝取量之訂定。根據「102-105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 示國人有輕微缺碘的問題 | 1.青少年時期的體重增加快速,利用代謝體重比率評估 EAR,其中13-15歲年齡層之男性 EAR 與成年人相當。因此 Ø 青少年 10-12 歲由 110 μg/d 提高至120 μg/d Ø 13 歲以上由 120 μg/d 提高至 150 μg/d,與成人 RDA 相同。 2.19歲以上成人自140提高至150 μg/d 3. 孕期碘不足會使孕婦甲狀腺體積增大之外,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發展。孕期之攝取量為母親攝取量與胎 兒需要量之總和,經校正計算後,從第七版(101年版)的200 μg/d 提高至 225 μg/d。 |
維生素D | 根據2011年美國國家醫學院 (IOM)理論邏輯,在最低日照及鈣充足的條件下,以骨骼健康為修訂原則,血清25OHD目標濃度為50 nmol/L。 | 在沒有日照及飲食鈣充足的情況下 1.0-50歲國人每日攝取 10 μg維生素D (AI),可以維持充足的血清維生素D濃度,懷孕與哺乳期不另外增加。 2.因老化過程,血清維生素D濃度會降低,因此50 歲以上建議量提高為15 μg/d (AI)。 |
五、新增的建議攝取量為何者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含膳食纖維) | A. 研究發現大腦細胞只能藉由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成人大腦每日平均需要110至140公克的葡萄糖,以此訂定EAR與RDA。 B. 目前仍缺乏足夠的證據可證實健康人需要攝取多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以防止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的發生,因此各國皆未訂定碳水化合物的每日建議攝取量,而是以巨量營養素可接受範圍 (AMDR)建議碳水化合物適合的攝取量範圍,以提供符合人體需要的下限量及降低 NCD 發生風險的上限量,並以總熱量攝取百分比表示。 C. 本次對國人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建議,除一歲以下嬰幼兒為AI,其餘各年齡層皆以AMDR來建議碳水化合物實際之攝取量 |
膳食纖維 | A. 膳食纖維的 AI 建議量乃依照每日熱量建議攝取量訂定,每一千大卡熱量攝取 14 公克膳食纖維 B. 總膳食纖維的 UL,則因為資訊不足而未訂定 |
六、哪些營養素上限攝取量有修訂?修訂的理由為何?
鈣 | 維持鈣營養的首要目標是維護成長和成年的骨骼健康,以及滿足所有鈣調節的生理機能之需。由於健康者的血鈣濃度不容易受到飲食攝取量的影響,目前並沒有靈敏可用的鈣營養生化指標,而國人在鈣增積與鈣補充的效益方面均沒有本土資料,因此鈣的建議仍採用 AI | 原 1 歲以下之年齡層並無訂定 UL,而無訂定 UL 不表示沒有風險。為避免誤解不訂為無過量風險,基於保護嬰兒的目的,新增 1 歲以下嬰兒的 UL:0-6 個月嬰兒 UL 為 1000 mg/d,7-12 個月嬰兒為1500 mg/d。 |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247
撰文者
台灣營養師Vivian李芷薇
一心投入營養知識的傳播,用最簡單的語言與最清楚的圖解,讓學生族群、職場上班族到社區長者都能秒懂營養學。現職國立臺北大學營養師、臺北市信義區健康中心特約講師、企業健康講座合作講師;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專業組 研究生。工作接洽/企業講座/社區料理活動/校園營養課程/文章邀稿/活動策劃/食品法規諮詢Email:cwleevivian@gmail.comLine@:@936atqln
IG秒懂營養學https://bit.ly/32gNvXM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bit.ly/2HaaZXe
完整個人簡歷 https://bit.ly/3pzwimm
留言
張貼留言